中新網貴州新聞11月20日電(楊學義 詹燕)10噸夏黑葡萄入市、20畝獼猴桃初掛果……入秋以來,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西山鎮聯合村的精品果園豐收,前來體驗采摘的游客絡繹不絕。

望著村里的繁榮景象,在聯合村居住了70多年的鐘明俊直呼想不到。
過去,聯合村由于交通、信息閉塞,村民觀念陳舊,僅靠種地為生,村集體也是“一盤散沙”,被列為了全市20個特困村之一?!巴饷娴墓媚锟匆姶謇锏木跋?,根本不愿嫁過來?!辩娒骺≌f。
轉變發生在四年前。2016年,劉世英擔任聯合村黨支部書記,一上任,她就把黨組織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
據劉世英介紹,當時,村黨支部從班子建設、黨員隊伍建設等方面入手,制定了理論學習、主題黨日活動、民主議事等規章制度,堅持理論學習常態化、事務決策民主化、黨務村務透明化,并通過入戶走訪、召開壩壩會的方式,廣泛收集民情民意,開展一系列的整改。
“至從劉書記來了后,組織大家學理論、學政策,我才意識到把村里的經濟搞上去,富的將是一個村?!甭摵洗宕逯魅螚钌终f。
要想富,先修路。劉世英深知,如果不把村里的基礎設施建好,產業是發展不起來的。為此,她帶領村支兩委成員深入調研,結合實際提出了“農旅一體化”的發展方向,通過實施“小康路”“小康電”“小康水”三大工程,修建了6條長8.6公里的組組通公路、機耕道8.7公里、排洪溝渠4000米、進戶路4150米;打通了聯合村通往九莊鎮、石硐鎮、青山苗族鄉的“便捷通道”;村里的電力和通訊設施得以完善;新建了5個50立方米的蓄水池,結束了村民祖祖輩輩吃“望天水”的歷史。
在改善基礎設施的同時,劉世英又著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經過多方聯系和考察,引進了息烽云帆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等農業企業發展精品水果種植?!按謇锏墓麍@從2018年開始初掛果,帶動了84戶294人實現增收,其中,貧困戶4戶7人?!眲⑹烙⒄f。
此外,在征求村民的意見后,劉世英和村支兩委成員決定擴大增收渠道,發展肉兔養殖產業,并與村干部帶頭自籌資金購買了440只肉兔養殖?!敖涍^發展,2019年,我們的肉兔賣了4000余只,銷售金額達18萬元,帶動農戶務工5戶12人?!眲⑹烙⒄f。
在劉世英的帶領下,聯合村的面貌正一天天發生變化。如今,聯合村人均收入從過去的不到6000元,增加到了14000元以上。
今年7月,劉世英被評為“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