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成功不是一日之功,但不可一日不用功,成功的教育非一人之力,但不可一人不努力!”在教育“戰線”奮戰24年,我一直用這句話勉勵著自己。
我叫陳沖,是貴陽市觀山湖區華潤國際小學的校長。2019年,我成為了教育部中小學名校長領航工程陳沖校長工作室主持人,同時,也開啟了對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民族希望小學的支教幫扶之路。
“老師,我很喜歡你?!边@是我畢業那年,在習水縣溫水鎮小學上完第一節音樂課后,一個叫陳露的小女孩對我說的話。孩子天真的表情、認真的語氣深深打動了我,也堅定了我投身教育事業的決心。我始終堅守著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與使命,并將這種態度帶到了對涼山州冕寧縣民族希望小學的幫扶工作中。

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民族希望小學是全縣唯一一所少數民族重點寄宿制小學,有教職工64人,普教教學班級21個,在校學生人數1067人,學校將近99%的學生都是彝族。由于當地經濟發展滯后,導致教育教學質量也偏低。
2019年秋,我的團隊作為全國領航名校長培訓工程14個基地教育部中小學名校長工作室成員之一,來到涼山州冕寧縣民族希望小學開展教學幫扶。在此過程中,我先后派出工作室馬霞、張亞菊、趙廷婷等10多名優秀教師赴冕寧縣民族希望小學開展幫扶工作,幫扶學科包含語文、數學、計算機、音樂、體育等。其中,趙廷婷老師將學校的音樂課真正開辦了起來,還為學校組建了第一支合唱團——“布谷鳥”男童合唱團。
合唱團成立不久,經過大家的努力訓練學習,便完成了《孜莫,懸崖村》《歡樂的那達慕》《春風》三首合唱作品,且在期末進行了匯報演出,贏得了學校師生一致好評。大家都說,校園里有了自己的音樂,大家學習干勁更足了!同時,合唱團也為該校參加2021年四川省民族文化藝術節打下了基礎。
今年9月,我與工作室第三批支教幫扶老師再次去到冕寧縣民族希望小學,那些淳樸、天真的孩子面孔又一次堅定了我要通過教育幫扶,助力孩子們走出大山的決心。
在冕寧希望小學,我和團隊老師一起開展專題講座,帶領當地教師開展示范課、聽評課研討,圍繞學校管理培訓、教學管理、教師培訓、學校特色活動開展等多角度進行指導。同時,支教團隊的老師們還為學校打造了特色大課間,從列隊站隊、規范動作等方面進行基礎訓練,使整個學校師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年多的傾力幫扶下,如今,冕寧縣民族希望小學的教學質量逐步提升,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越來越濃厚。在涼山州教育局舉辦的優質課評比中,冕寧民族希望小學的數學老師王玲榮獲縣級優質課一等獎、語文老師李軍榮獲縣級優質課三等獎的好成績。2020年教師節,教育部授予了我們支教幫扶團隊“最美支教團隊”的稱號。這對于我們是鼓勵,更是鞭策。
“到需要的地方去,播撒教育火種?!边@是我扶貧路上堅守的信念,也將繼續支撐著我和我的團隊一路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