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州新聞11月14日電(李雪)主題為“決勝脫貧攻堅·歡度雷山苗年”的2020年中國雷山苗年將于11月19日在雷山縣城舉行。
此次苗年活動由雷山縣苗學會、西江旅游公司、西江盛典公司主辦。
“苗年”是苗家人一年一度最為盛大的節日,類似漢族的春節。苗年,是當地集慶祝收獲、展示文化、祭祀祖宗、感恩天地為一體的隆重節日。
此次雷山苗年歷時一個月,為“中國·雷山苗年非遺活動月”,共有多達11項大型文化活動在苗年期間陸續上演,分別是:非遺巡游展演展示、苗族千人長桌宴、觀看全國首部苗族山水實景演出《西江盛典》、全國苗歌大賽、苗族蘆笙舞樂大賽、銀飾刺繡技藝大賽、“助農振興·萬名粵商援黔”公益行活動、雷公山百團大戰半程馬拉松挑戰賽、千名姑媽回娘家、中國雷山·神秘銀球全民品茗會、西江景區嘎歌慶豐年系列活動。
苗年,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雷山縣苗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4.2%,擁有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和300多個苗族村寨星羅棋布,其中68個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擁有苗年、鼓藏節、銀飾鍛造技藝、吊腳樓建造技藝、苗族飛歌、苗藥等1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國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多的縣,旅游資源豐饒。
近年來,雷山縣大力發展生態文化旅游,通過以舉辦苗年為主要活動載體的原生態民族文化展示活動,讓外界領略到雷山優秀的民族文化。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把鄉村旅游作為戰略性主導產業來抓,加快全域旅游化、全縣景區化步伐, 圍繞文化旅游業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特色生態工業、特色服務業、推進特色城鎮化,不斷發展壯大特色產業,旅游產業持續“井噴”,2014年以來,全縣接待游客人次年均增長26.1%,旅游綜合收入年均增長32.15%,鄉村旅游業直接或間接帶動近1萬戶3萬余人增收脫貧。讓貧困戶在產業鏈上持續增收、穩定脫貧。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的6064元增加到2019年的10310元。有效促進了當地群眾吃上了“旅游飯”,成為助推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
雷山被列為全國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全國首批10個“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西江千戶苗寨被列入全國“景區帶村”旅游扶貧示范項目?!班l村旅游+”產業扶貧模式連續兩年在全省旅發大會上作了經驗介紹,“西江模式”被列為貴州改革開放40年40事典型案例。2020年9月《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助推民族村寨脫貧—貴州省雷山“鄉村旅游+”扶貧模式探索》列入“世界旅游聯盟減貧案例”。
雷山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2019年4月貴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準雷山退出貧困縣序列。整縣如期脫貧出列后,雷山堅持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到2019年底,全縣剩余的18個貧困村已全部出列;未脫貧的1037戶2546人已全部脫貧,雷山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完)
